固态电池研究中的“黑科技”
固态电池研究中的"黑科技"
的确哦!国内外动力电池和电动车头部企业都在发布相关专利,纷纷布局上市时间表,但能快速量产的却并不多,看来还有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哦!
从目前的研究看,固态电池要完全替代液态锂离子电池,主要有两大难题:1. 提高离子电导率,即锂离子在固体电解质中的迁移速率;2. 降低固态材料界面阻抗,即有别于传统液/固界面的固/固界面。
确实,新的电解质形态,就需要有新的研究方式和数据解析。需要从传统的液相环境转换到固相环境进行表征了。
是的,当前大量研究都是基于如何提升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,降低电子电导率,那科学有效的离子电导率表征手段成为重中之重。
没错,EIS依然是首选,相较于在液相体系,锂离子在固相中的传质和响应速度会更快。
是的,根据材料体系不同,其响应频率会高达10MHz以上,甚至高达100MHz(据理论模型计算)。但在实际测试时,样品的前处理压片,阻塞电极的制备,电极和材料的接触等因素也非常关键!
您是材料测试专家啊,到了you can you up的时候了!
输力强的确有一套很“哇塞”的神器,来进行该领域的表征——1260A,测试频率极宽,达10uHz~32M Hz,且频率分辨率高达百万分之0.015,极大的降低了测试过程中的系统误差。
Solartron 1260A
手动点赞!
国内外各顶尖研究机构都在使用Solartron 1260,对各类固态电解质材料,进行10mHz~20M Hz宽范围的EIS测试,有效表征离子电导率。
Google Scholar 显示
1260A相关论文数量已过“万”

真的太棒了!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若兼高效率,未来已来到!
助力全固电池研究,我们责无旁贷 !
能源材料研究
各类型金属离子电池,燃料电池,超级电容器,锂硫电池,金属空气电池,太阳能电池等界面反应,效率,容量,充放电倍率,循环寿命,失效机制,安全性,一致性,电池管理等方面研究,以及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快速分级梯次利用评估
电化学腐蚀研究
如金属、合金、涂层等复合材料等在大气,溶液,土壤和混泥土等特定环境中的宏观及微观腐蚀速率、耐腐蚀行为和老化失效等机理分析
光-电催化研究
如光电解水制氢、二氧化碳还原等催化反应过程中,多相界面的电子转移速率,过电势,电化学活性面积,转换效率和失活状态等表征
材料电特性研究
如导电陶瓷,介电聚合物,质子导体,有机半导体OLED等材料的质子电导率,介电常数,介电损耗,电子能级分布轨道(HOMO和LOMO),载流子浓度和态密度分布(DoS)等参数测定
扫二维码|关注我们
销售热线|010-81371575